光伏压延玻璃碎价格的飞涨直接影响到组件的正常生产,然而事实上,造成光伏压延玻璃碎供需失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先是受年初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部分光伏压延玻璃碎产能提前冷修,部分在建光伏压延玻璃碎生产线项目延期。其次,对双面双玻璃组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带来了玻璃消费量的大幅增长。
据了解,今年江门市九达玻璃有限公司双面双玻璃组件出货量约占50%;另外,目前光伏组件大规模多样化,原有玻璃产能不匹配,造成结构短缺。此外,光伏行业一直是季节性抢装,造成玻璃“难找”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光伏压延玻璃碎的生产能力投资建设周期长,从投资建设到实际生产大约需要18个月。虽然已有多家光伏压延玻璃碎企业制定了扩产计划并开工建设,但“远水解不能近渴”。
相关部门发布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答案》,它被列入产能置换名单。受此影响,企业要想建设新的产能,需要提前购买旧指标,这大大增加了前期建设成本,最终将成本转移到整个光伏产业链上。
根据最新草案,光伏压延玻璃产能放松后,中长期价格将进入有序下行阶段,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也有观点认为,这一政策将不利于拥有大量浮法生产线的光伏压延玻璃碎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浮法产能原本是他们进入光伏压延玻璃碎行业的替代资源,但现在这个资源已经不需要了。
尽管新草案出台,但新项目应委托全国性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举行听证会,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先进技术、能耗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据了解,相对而言,污染排放等环境指标更难获得,因此置换产能的释放并不意味着有更多的外部企业能够投资生产光伏压延玻璃碎。
另一方面,光伏压延玻璃碎行业垄断程度很高。光伏压延玻璃碎生产线投资额较大,一条1200t/D的生产线投资额超过10亿元。短期内,二、三线玻璃企业产能无法快速跟进,企业可以利用自身成本控制优势,低成本扩产,在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企业产能释放越快,就越能收获大部分利润,并对其他中小企业进行新一轮的“滚动”。